中控技术(688777):即将发布的第三代人机已完成DEEPSEEK-R1测试 “ALL IN AI”战略持续深化
更多金钻指标股票技术讨论QQ群:966329692 技术讨论QQ群:220302856 技术讨论QQ群:39652085 如群满可换一个

  核心观点

     公司积极拥抱AI,打造工业AI 产品,并且机器人产品持续迭代升级。

     公司旗下领航者2 号NAVIAI 及即将发布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已完成DeepSeek-R1测试,未来还将进一步接入DeepSeek 的多模态模型JanusPro,助力机器人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公司作为国内DCS龙头,打造“1+2+N”智能工厂新架构,覆盖客户超3 万家。庞大的客户资源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将使得公司拓展“AI+机器人”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事件

     2 月18 日,中控技术公众号披露,领航者2 号NAVIAI 及即将发布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已完成DeepSeek-R1 测试,其深度推理和复杂逻辑分析能力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未来,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还将进一步接入DeepSeek 的多模态模型Janus Pro,助力机器人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本年度将在某大型石化企业实验室的高风险作业场景中实现AI 驱动的具身智能仿生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工业机器人领域,目前正在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空地一体” 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联合开发项目。

     简评

     即将发布的第三代人机已完成DeepSeek-R1 测试,“ALL in AI”战略持续深化

     中控技术在2024 年正式启动了“A LL in AI”战略,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融入工业生产的各个流程,推动工业AI 的革新。2 02 4 年8 月,公司向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进行增资,持股38.85% 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布局。同年,浙江人形机器人先后发布了首款全域自研人形机器人整机“领航者1 号”和“领航者2号NAVIAI”。

     2025 年初DeepSeek 爆火推动AI 产业发展,公司积极拥抱A I ,打造工业AI 产品,并且机器人产品持续迭代升级。1)打造工业AI 产品:

     早在2024 年5 月,中控技术便将DeepSee k-V2 作为公司面向BA(企业运营自动化)领域研发的重磅工业AI 产品的核心基座大模型,该重磅产品预计将在2025 年中发布。

     2)机器人产品持续迭代升级:目前,领航者2 号NAVIAI 及即将发布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已完成DeepSee k- R 1测试,其深度推理和复杂逻辑分析能力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未来,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还将进一步接入DeepSeek 的多模态模型Janus Pro,助力机器人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本年度将在某大型石化企业实验室的高风险作业场景中实现A I 驱动的具身智能仿生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基于2024 年度发布了以AI+supOS+安全巡检、供应链物流、协作机器人装备为核心的流程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Plantbot”,并在高空、地面以及煤矿巡检等复杂场景中予以应用,同时突破了沙特阿美、日本三菱、泰国PTTGC、马来西亚恒源、巴西SENAI 等国际高端客户。目前,公司正在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空地一体”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联合开发项目,与韩国SK 正在推进机器人与固定传感器协同巡检项目。

     流程工业领域:打造“1+2+N”智能工厂新架构,覆盖客户超3 万家,为AI 落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公司聚焦流程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需求,着力打造“1+2+N”的流程工业智能工厂新架构,即1 个工厂操作系统+2 个自动化(PA 生产过程自动化+BA 企业运营自动化)+N 个工业APP,引领了智能工厂建设的行业新标准。根据睿工业统计,2023 年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国内市占率达37.8%,连续13 年蝉联第一;其中在化工、石化领域DCS 市占率分别达到56.3%、49.3%。2023 年公司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33.7%,连续2 年蝉联第一。2023 年公司先进控制和过程优化软件(APC)、制造执行系统(M ES )、操作员培训仿真系统(OTS)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8.2%、20.7%、14%,均位居国内第一。截至202 4 年6 月末,公司已覆盖流程工业领域超过3.27 万家客户,客户覆盖率稳步提升。庞大的客户资源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将使得公司拓展“AI+机器人”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实现收入分别为103.78、124.90、150.0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 0 0、15.63、18.13 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7.97%、+20.22%、+15.99%,对应2024-2026 年动态PE 分别为34.78、28. 9 3、24.9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经济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公司作为流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部件供应商,下游行业众多,分布广泛。这些行业与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宏观经济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业绩。

     2)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研发方向为“面向流程工业的工业3.0+4.0”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并大力开拓“AI+机器人”领域,软件、硬件开发皆需并行,具备较高的研发技术难度,环环相扣,公司如果无法及时推出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将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核心人才的流失风险

     公司业务持续发展需要一批稳定的研发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等,并需要不断吸引高素质的研发、产品、销售及管理人才。尽管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及外部引进等方式逐步打造了一批精干及稳定的核心人才团队,并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不断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塑造企业文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式健全及完善人才管理体系,但仍有可能出现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从而给公司技术研发及业务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选股票看什么指标最好 >股票指标网